• 20007阅读
  • 27回复

[义乌故事]义乌男子“一房七卖”,被判9年6个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641
奖学金
3308
威望
93599
微信分享到朋友圈 图酷模式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腔主  发表于: 2022-04-2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义乌十八腔,更多精彩评论请登录后查看。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关闭




一份105平方米的权益面积前后被卖给7个人,光定金就收取了376万余元。近日,义乌市法院宣判一起因“一房多卖”引发的合同诈骗罪案,男子叶某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6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责令退赔被害人376万余元。



叶某是义乌市福田街道云溪村人,根据该村旧村改造安置政策,叶某及其同户亲属,每人可申请获批高层公寓权益面积共计105平方米。因长期沉迷赌博,且没有收入,得知有人通过房产中介将权益面积出售,叶某便计划将属于自己的权益面积出售赚点钱。


2018年5月,在正式的权益凭证还没发放之前,叶某便通过恒某地产居间介绍,将属于自己的那份权益面积出售了给周某。双方签订“权益证买卖合同”,约定待叶某权益证审批下来后,支付尾款并完成过户。由于权益证转让需共有人共同签字,叶某便谎称妻子不便前来,由自己代替妻子签字。周某支付叶某定金65万元。


很快,这笔钱被叶某赌博挥霍一空。由于一心想着靠赌博回本,叶某又产生了继续出售权益面积的念头。他隐瞒已将权益面积出售给他人的事实,仍继续通过不同的房产中介,以谎称妻子出差或找人冒充妻子签字的方式,先后7次将105平方米的权益面积出售他人。


2020年10月,属于叶某一家所有权益证发放,共获批权益面积420平方米。但由于叶某从未告知过妻子楼某出售权益面积的事情,楼某在选房时选择了140平方米、175平方米两套房型,剩下的105平方米中又有90平方米属于不可转让面积,完全没有留存权益面积用于履行合同。


由此可见,叶某并没有履行合同的打算和能力。法院审理后认为,叶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多次出售已出售的权益面积,骗取6名当事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合同诈骗罪。


“根据义乌市权益证交易新规,权益证交易必须签订规范合同,由所在镇街负责审批,统一在义乌市产权交易所交易,交易时间必须在权益证颁发后到房产分房之前。”承办法官提醒,购买权益证的购房者,购房前一定要确认房屋或权益证的权属,并通过正规渠道交易,避免陷入“一房多卖”的陷阱。




浙江法制报
43条评分威望+43
特别声明:帖子及回帖全部内容为论坛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任何用户如认为页面上的特定内容涉及侵权,可通过页面底部侵权投诉指引向我们进行投诉。
本帖共有27条回复,请登录后查看。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