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骤降,下班回家上车第一件事就是开暖风,这么冷的天,吃一道带汤的热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铁脸盆炖鸡,一道藏在记忆深处的菜。具体怎么做的我不知道,能想起的就是鸡块和黄油油鸡汤都盛在一个大脸盆里,用手一摸,脸盆还很烫。应该是蒸制的。
小时候家里穷,开水泡米饭再撒点梅干菜就是一顿饭,猪油拌米饭算是改善生活餐。至于这个蒸鸡,基本上只有在过年才能吃上。
木门是挡不住寒气的,一家人围着小木桌肩靠肩挨着坐,这样会暖和点。
印象中我闹着要吃鸡爪,爷爷不让我吃,骗我说吃了鸡爪将来写字像鸡爪划一样,很不好,塞给我鸡头,吃了鸡头,将来当头头。
路口等红灯,车外寒气弥漫中,头车的尾气有点像那道蒸鸡的汤气。
汤气朦胧中,奶奶夹了一只鸡腿,说小孩子长身体,吃了鸡腿,身体好。
年轻的爸爸给爷爷杯子里添黄酒,年轻的妈妈给奶奶舀了一碗鸡汤。
后车喇叭滴滴作响,一晃神,已经是绿灯了,掉头拐弯处,看到眼前的一排排房子,星星点点亮的着灯。震撼,难过,想哭。
那时,爷爷带着奶奶推着独轮车到桥东送萤石,他们脚底的老茧比石头硬,面朝黄土背朝天地里面刨食。
努力养活6个子女,一个也没丢下,一个也没送人。
30年一晃眼就过去了,现在生活好多了,爸爸年轻时心心念念想买的自行车也不再是奢侈品。
义乌也越来越有大城市的感觉,高楼林立,道路宽敞。我把车停在路边,用拙劣的拍照技术,匆匆拍下这张照片,想给他们看。
可以他们一个,又一个,都走了,看不到我拍的照片。
我没有当上头头,爷爷该失望了,身体倒是长的不错,没有饿瘦,甚至还要减肥哩。
车再往前开,驶过时间的长河,我又会成为谁口中的历史。
祝福义乌越来越好,来自一个普普通通的义乌土著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