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层面:M2总量200万亿,人口14亿,人均居住面积按40平米算,如果国家来分红:每人能拿到手15.6万,房均价在4千左右。
(M2/14亿=15.6万,M2/14*40=3904平/米)
数据乍一看,还是挺喜人的,尤其是房均价,让新老义乌人见者落泪。据落后信息,义乌房价已经到2.7万/平米。
而在收入方面义乌平均收入是个谜,去年义乌最低工资标准是第二档1800元,合2.1万/年,而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里人8万,乡下人4万,远超标准,义乌人掌握创收“核心科技”。
综上论述都是基于“平均”而言,而“平均”和个人现实体验是有巨大差异的,尤其是在物质方面。人们向来是比富不比穷的,而以平均之资质的个人去对比富裕的个人,心理落差是极大的。老板宴请一顿饭花费6万,基本等于员工1年工资。条件好点的员工开车上班,老板坐奔驰,骑金翼,地库停着库里南吃灰,旁边趴着左右护法埃尔法和保时捷。此老板还不是有名气的老板,如王健林、马云、许家印这种有名有姓的大老板更不用去提了。
回顾近40年来,有一种感受,富贵不知乐业,贫践难耐凄凉,成功交给偶然,纷争付诸法律。狂飙突进的40年,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整体上物质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另一个事实是贫富两极差距拉的过大,中间阶层在进退之间焦虑。设想的初衷是先富带动后富,现实是先富的不大愿意带动待富,反哺的事没做足,而在利用既得优势割韭菜上反到是用心了,更甚者割了韭菜转移资产到海外,还说国家的不是。这是不能接受的。已有的新闻表明,国家已经行动了。
聚焦点在公平与效率如何平衡上,而公平与效率的出发对象是人。离开了人,也就没有了问题本身。人口形势严峻。
挽回连年下降的出生率已迫在眉睫,家里催婚,国家催生。国家可能还要更着急一些。适婚而未婚的大堆光棍问题先排队下,成婚已育的重点做下突击,鼓励二胎三胎。已育人群再生育的顾虑集中在教育上,重点在教育支出上。配套政策加速出炉,打消生育顾虑。各类不合规的学科、兴趣特长培训机构该关关,老师主职是教书育人,不是做生意。本人预计打扫培训机构是由扫黄打非办出面,广东直接纳入了扫黑除恶考核,这又是另一种说法了。相信还会有更多的政策措施出来,看来年情况有没有好转,如果效果不理想,下一步就要从已排着队的适婚单身人群上下功夫了。大型相亲联谊活动必不可少,而《非诚勿扰》,《百里挑一》此类偏离婚恋观,不利婚恋的节目不转变只能该停的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