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心里
一个乡村图书馆会是什么样
怀旧,朴素,乡土风?
来到义亭镇缸窑村图书馆门口,就被它的高颜值震惊了。红瓦砌成的外墙,兼具艺术性与现代感。门口一排高高的树,走进去是一个开阔空间,足有800平方米,内部空间同样用红瓦墙作为装饰,并分隔成不同的区域。一排排的书籍,足有两万册之多。一张张大大的书桌,干净整洁。图书馆里处处可见用心之处,每一盆绿植都经过精心挑选。
(乡村图书馆外部风景)
(图书馆内部)
(图书馆一个小角落)
角落处还有一个朗读亭,进去可以朗诵一段自己喜欢的作品,上传并且在朋友圈进行分享,类似于设置在商场里的“唱吧”。
图书馆有两位亲切的管理员,吴姣君和楼贝佳。她俩介绍起图书馆,就像在介绍自己的家,话语间可以感受她们是打心眼里喜欢。
“我们的图书馆又大又美,每个人来了都会赞叹一番。尤其是孩子们,来了都不肯走,要在这里看书!”儿童区自成一个小空间,从空了一半的书架可以看出,借阅量很大。两位亲切的图书管理员说,现在,一张义乌市民卡可以借阅10本书,有的孩子把爸爸妈妈的市民卡也带上,一次能借上30本。
对于缸窑村村民来说,在家门口就能借书,这在以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以前要去借书,远的要跑到城里,最近也得到义亭镇上的图书馆。而现在,一家人可以悠闲地散步过去,慢慢挑选,各取所需。
图书馆附近是杭畴小学。于是,这里也成了小学生们的“据点”。放学后或者周末,总有一些孩子到这里看书做作业,家长们也省了不少心。
缸窑村图书馆的读者不仅仅是缸窑村及附近村民,还有一部分是游客。缸窑为中国传统村落,有着悠久的烧窑制缸历史,北宋时即有明确记载。如今,村里尚留存两座窑址,陶器也成了缸窑村的文化象征。这些年来,缸窑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节假日迎来一拨又一拨游客。自从去年11月开馆以来,乡村图书馆也成了游客的热门打卡点。走累了在这里看看书,很是惬意。有义乌市民卡的游客,看到喜欢的书可以借走,看完后在自家附近找个还书点就行,方便得很。最多时,一天有上千人次进馆。
缸窑村图书馆最显眼处摆放着一套“义乌丛书”,分为“义乌区域文化丛编”“义乌史料文物丛编”等,其中有一本就是《走进缸窑》。在缸窑村的图书馆,读一本写缸窑的书,别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