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47阅读
  • 4回复

[义乌故事]“毒菇”预警!一家四口被放倒!急诊科医生喊话:路边的“伞伞”不要采、不要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皮叮叮
 
发帖
137
奖学金
304
威望
7539
微信分享到朋友圈 图酷模式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腔主  发表于: 2022-06-1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义乌十八腔,更多精彩评论请登录后查看。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关闭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最近,你有被这首魔性的云南童谣洗脑吗?
随着气温升高、降雨增多,野生蘑菇已经纷纷“冒头”,进入生长旺盛期。其实,每年的这个时候,同时也是毒蘑菇食物中毒的高发期。

在义乌市中心医院急诊病区,蔡先生(化名)一家四口因为“吃了野生蘑菇先后中毒住院”成为了病房里的爆炸新闻。
“再也不敢采也不敢吃了!”说起这事,蔡先生直言“又好气又好笑”,尝鲜不成反中招的他也想用自家鲜活的例子提醒大家,可千万别随便采摘、食用路边或是山上的野生蘑菇了!



“平时在网上也看过不少吃了野生蘑菇中毒的视频和新闻,但想着朋友平时摘得多还挺有经验的,应该没啥事,第一次吃完也确实没事。”蔡先生回忆,一周前,自己和朋友一起采摘了山上的野生蘑菇,也确实被这个鲜美的味道吸引住了,因此两天后又上了山,可就是这一回出了事。
当晚烧制的野生蘑菇,一家四口大概吃掉了三分之一的量,蔡先生的妻子最早出现了呕吐、胸闷、头晕的症状;很快,蔡先生自己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夫妻俩很快意识到可能是蘑菇有问题。“上医院前,特地问过老爷子,他说自己没啥不舒服。”很快,家中一同进食过晚饭的两个老人也出现了不适症状被送往了医院。


“4个人陆续从急诊抢救区送到病房,是一个比较明确的中毒症状。夫妻俩相对年轻,情况要好一些,但两位老人都是80多岁的年纪了,其中一位就出现了意识不清的情况。”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黄小英表示,根据患者提供的照片,最终明确其中颜色较为鲜艳的为土红鹅膏(神经精神型),正是这个毒菌“放倒”了一大家子,立即采取催吐、补液、护胃等加快毒素的对症治疗。
经过一周的治疗,蔡先生一家四口的情况已经好转。“确实要给大家提个醒,山上有不少人也在采蘑菇的,他们有的是自己摘了尝鲜,也有是卖给别人,如果不小心吃了有毒的蘑菇,确实很危险。”

黄小英表示,每年的6-10月是野生菌生长的旺盛期,也是毒蘑菇中毒的高发期,每年也总会有不少因为尝鲜或误食毒蘑菇的市民入院急救。她表示,毒蘑菇中毒类型复杂,不同类型毒蘑菇所含的毒素不同,出现的症状也各不相同,最常见的是胃肠炎型,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其他还有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脏器损害型等。“患者的症状也和烹制是否完全、吃了多少量有关系,但不少市民可能觉得只是普通的‘肠胃炎’就不够重视,实际上,如果是脏器损害型的患者,一旦没有接受及时、准确的治疗,会因为出现器官衰竭导致死亡。”


此外,很多人觉得,颜色越鲜艳的蘑菇越可能是毒蘑菇,所以只要小心那些“红伞伞、白杆杆”的蘑菇就好。实际上,很多常见的毒蘑菇长得“平平无奇”“灰头土脸”,外观看起来很像超市里就能买到的香菇、口蘑,并不容易鉴别。黄小英提醒,目前并无治疗毒蘑菇中毒的特效药,因此,市民朋友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不采摘、不食用野生蘑菇始终是最靠谱的预防中毒之道。
如果不小心吃到了毒蘑菇,出现这些情况就要怀疑可能是中毒了,一定要立即就医!
1. 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2. 出现皮肤发黄、身体某部位自发性出血、尿色变深等。
3. 出现精神错乱、幻视、动作不协调、抽搐、妄想等。
4. 出现发热、腰痛、尿量减少等。
5. 出现乏力、四肢酸痛、胸闷等。
6. 出现全身出汗、不自主流口水或流泪等。
7. 出现日晒后在面部、四肢突发皮疹或红斑性肢痛等症状。

来源:义乌市中心医院
37条评分威望+37
特别声明:帖子及回帖全部内容为论坛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任何用户如认为页面上的特定内容涉及侵权,可通过页面底部侵权投诉指引向我们进行投诉。
本帖共有4条回复,请登录后查看。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