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93阅读
  • 12回复

[义乌故事]发展中老年代理商 涉案金额超670万元 义乌查处多起涉老领域违法案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883
奖学金
592
威望
11066
微信分享到朋友圈 图酷模式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腔主  发表于: 2022-05-26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义乌十八腔,更多精彩评论请登录后查看。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关闭
来源:中国义乌

将普通食品宣称为具有保健功效乃至治疗疾病的药品、捏造内容对普通服务开展有益性宣传……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越来越多保健、养生商家瞄准了老年人市场,针对老年人提升生活品质、保持健康等需求,开展商品和服务营销。

近日,义乌市市场监管局聚焦与老年群体日常消费密切的相关领域,重拳出击,查处多起涉老领域违法案件。

“我购买了一款产品,商家说什么病都可以吃,还可以返利,这是合法的吗?”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接到举报后,立即前往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核查,现场发现该公司以招收代理商的方式销售“好即”蛋白固体饮料(普通食品),并设置了四个级别的代理商等级和一系列奖励模式。本质上是发展各级代理商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业绩作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属于传销的违法行为。

“我购买了一款产品,商家说什么病都可以吃,还可以返利,这是合法的吗?”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接到举报后,立即前往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核查,现场发现该公司以招收代理商的方式销售“好即”蛋白固体饮料(普通食品),并设置了四个级别的代理商等级和一系列奖励模式。本质上是发展各级代理商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业绩作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属于传销的违法行为。

同时该公司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有多篇介绍其销售的“好即”产品的推送文章,比如《肽对糖尿病的好处》《肽是如何“干掉”肿瘤的》等,多有直接或间接描述当事人所销售的“好即”产品具有治疗疾病等功效的内容,而当事人销售的“好即”产品为普通食品,并不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当事人也无法提供相关的证明资料,均为虚假广告。

“当事人的经营策略目标明确,重点针对中老年群体,采用传销的经营模式,辅以虚假广告宣传,以能赚钱、能治病的噱头,蒙骗并发展了一批中老年代理商。”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介绍,至被查获止,已有各级代理商700余人,涉案金额达670余万元。该公司的行为违反了《禁止传销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义乌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处罚款538400元,没收违法所得5371797.11元。

商家必须对自己发布的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无论什么渠道发布的广告都概莫能外。义乌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在电商平台从事食品、保健食品销售。为了使其销售的“修正鱼油胶囊”保健食品快速得到消费者认可,该公司设计制作了广告详情页,使用了“调解三高”“调整血脂血压”“增强免疫力”等文字和图片。“该款商品属于保健食品,功效为辅助降血脂,不具备该公司宣称的治疗功效。”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介绍,该公司在明知的情况下仍做出虚假宣传,利用中老年群体信息不对称,推广产品扩大销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义乌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处罚款12000元。

伴随着保健食品越来越为大众所接受,养身保健服务行业也悄然兴起。号称能强健身体、甚至治疗疾病的养身保健服务真的“靠谱”吗?老年人可以放心选择吗?

义乌某养生馆为了推广服务,在广告中打出“每天吸氢45分钟,改善人体细胞活力中和有害氧自由基,大健康新趋势”“潜水员呼吸高浓度高压力氢气,没有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等内容。面对执法人员的询问,该养生馆负责人无法提供任何可验证的证据,“高大上”的广告词原来只是“忽悠”。市场监管局对该养生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进行了立案处罚。

“义乌将持续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加大对虚假宣传、虚假违法广告、消费欺诈等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市场监管行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介绍。

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提醒广大市民,应认真辨别食品和药品,切勿轻信食品、保健食品等具备治病的神奇疗效。若大家发现涉老领域虚假宣传违法行为、涉老领域虚假广告违法行为和其他各类违法违规营销行为,请拨打举报电话96150、12315。


29条评分威望+29
特别声明:帖子及回帖全部内容为论坛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任何用户如认为页面上的特定内容涉及侵权,可通过页面底部侵权投诉指引向我们进行投诉。
本帖共有12条回复,请登录后查看。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