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37阅读
  • 3回复

[义乌故事]拼命戒糖,戒的到底是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41
奖学金
79
威望
591
微信分享到朋友圈 图酷模式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腔主  发表于: 2022-05-2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义乌十八腔,更多精彩评论请登录后查看。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关闭
控糖早已不再是爱美健身人士的专利,而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尤其是对于糖尿病人群等等糖分敏感的人群,真的需要按克数掰着手指头,精准计算糖分的摄入量才行。

事实上,不需要“谈糖色变”,或者“谈甜色变”,科学控糖可以通过一个指标—升糖指数,去进行判断。它通常又叫GI(glycemic index)值,简单来说,是指摄取某种食物后,其中的碳水化合物对人体血糖产生影响的能力和速度,也是目前国际通用的一种食物评测方式。

它最早是在研究糖尿病人的饮食治疗时被提出,人们发现有些食物,由于会在肠胃中停留时间更久,所以吸收率也更低,葡萄糖释放缓慢,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血糖值会更低,这个值就是GI值,而我们管这些食物叫做低GI食物。

正因为在肠胃中停留更久,吸收率更低,低GI食物更能增加饱腹感,降低进食欲望,不易饥饿,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脂肪的堆积。相反,高GI食物会让血糖升高更快,胰岛素分泌增加,饿得更快,长此以往,不仅会让胰岛素过于兴奋,还强势抑制脂肪分解,积极促进脂肪合成。虽然胃里的食物是够够的,但低血糖带来的饥饿感也是实打实的,难以控制的加餐,让你腰间的赘肉层层叠叠。所以当你长胖时,没有哪种疯狂摄入的高GI食品是无辜的。

当然GI值也并未万能,实际应用时还是需要考虑到自身体质以及摄入量等等影响因素。如果认准了某种食物是低GI,每天吃个两三斤,于控糖目标和健康追求同样是没有益处的。

除了长胖,长期高GI饮食,还有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问题,也就是人体对血液中正常浓度的胰岛素响应变弱了,如果刚好又遇上了肥胖、高血脂、炎症反应等加成,就有可能患上2型糖尿病。除此之外,高GI饮食还有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增加等等诸多问题。

如何才能分辨生活中的低GI食物呢?

不需要拥有一双火眼金睛,你只需要记住两个数值——55和70。一般来说,GI<55为低GI食物,5570则为高GI食物。有了这两个数值再加上下面这个表格,想要分辨清楚就不难了。事实上,我们日常所食用的许多食物,比如米饭、馒头等等,都在高GI值的危险名单中。

从表格中不难看出,在日常食物中,谷薯类、水果类的GI值偏高;蔬菜类、大豆坚果类的GI值偏低。但是水果类中,香蕉、葡萄、苹果等常见的水果属于低GI食物,而蔬菜中,南瓜、胡萝卜、山药等则属于高GI值食物。

这里人们还会经常走入一个误区,认为食物的甜度=食物的GI值。但其实,食物的GI值与其本身的甜度无关。也就是说,甜的食物,GI值不一定高;不甜的食物,GI值也不一定低。像苹果的GI值只有36,而土豆的GI值却有65。

不甜的土豆为什么比甜的苹果GI值要高得多?这是因为苹果中的甜味主要来自于果糖,果糖最甜但GI值最低,属于妥妥的低GI食物。而土豆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以淀粉形式存在,它是一种多糖,虽然吃的时候不甜,但进入人体被消化后却能分解成大量葡萄糖,因此虽然吃起来一点儿都不甜,但造成的血糖波动却不小,GI值也比较高。

所以说,控糖未必要控甜。想要科学控糖,低GI值比味道更准确。



6条评分威望+6
特别声明:帖子及回帖全部内容为论坛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任何用户如认为页面上的特定内容涉及侵权,可通过页面底部侵权投诉指引向我们进行投诉。
本帖共有3条回复,请登录后查看。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