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折促销临期食品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趋势。很多超市专门设置了临期食品专柜,还出现了专门销售临期食品的小超市。
那么临期食品安全吗?这个“便宜”能捡吗?
临界期限有6级标准
临期食品是指即将到达食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
2012年1月2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文明确要求,食品经营者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应向消费者做出醒目提示:到了保质期临界期限的食品,需要告知顾客并单独出售。
北京市工商局也向外界公布了“食品保质期临界”的6级标准:
价格打折,安全能保障吗?
首先,临期食品不是过期食品,只是快要到保质期了,只要储存得当,食品的品质较少受影响。
1、保质期较长的食品
真空包装粮食、罐头、方便面、饼干之类,一般可以存放几个月到几年不等。
这类食品即便到了保质期,只要储藏条件符合要求同时没有开封,且外观看起来没有明显变化,还是能安全食用的。
2、短保质期食物
鲜牛奶、新鲜果汁、现做蛋糕或面包、冷鲜肉等,保质期通常比较严格,通常需要冷藏保存3~30天不等。
这类食品只要过了保质期,微生物超标的风险会增加,谨慎购买。
捡漏也要注意这5点
没有超过保质期的食物,在靠谱的超市或其他正规渠道购买,就不用担心食物本身的安全问题,但处理不当,也会有损健康。
在“捡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几点:
1.薯片、辣条、肉肠等高油高盐高糖的加工食品,本身就不健康。不要在低价诱惑下一次买太多。
2.富含油脂的坚果类零食,如果不是真空/充氮包装,尽量购买新出厂的比较好。
3. 建议买小包装,别买大包装的临期食品。
4. 熟食要特别小心保质期被修改,凉菜吃之前要煮熟。
5. 预估自己在保质期内吃不完,建议放冰箱冷藏,或避免购买。